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保健 >> 饮食养生 >> 食物养生
食物养生

什么都吃,但不多吃

浏览次数:次 更新日期:2013年06月04日

 

 

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儿童整体营养状况存在隐患,城市儿童的营养状况反而不如农村儿童。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营养状况却不容乐观呢?“小豆芽”和“小胖墩”比比皆是,瘦不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吃不起所致的;胖也不是营养好、非常健康的表现。正如养生博导刘焕兰教授所说,中国的营养问题出在两个方面:偏食、贪食。

 

偏食,长期偏嗜某一类食物,吃饭挑三拣四,会造成营养失衡,成为“小豆芽”;而贪食,吃的多,又会造成营养过剩,成为“小胖墩”。只有谷肉果菜,什么都吃;但又掌握好度,不多吃,才能维护健康。

 

 《内经》中有一句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刘焕兰教授的解读是:什么都吃,但不多吃。什么都吃是指饮食要全面,不能偏食;但不多吃,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甚至癌症。譬如炸花生,好吃吧,只能少吃,多吃一定出问题。又如北方人喜欢吃的咸菜,也不能多吃啊,常吃有致癌的风险。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并在2007年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如图所示),位于金字塔最底层的是谷类、薯类、杂豆及水;第二层是要多吃蔬菜、水果;第三层是适量食用一些畜禽肉、鱼虾及蛋类;第四层是指要补充奶类及奶制品、豆类及坚果;最上层的是少量使用油、盐等调味品。古往今来,强调饮食多样化、合理搭配,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饮食养生原则。

 

 在注意饮食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强调一个量的问题。不能因为说要使饮食全面,每顿饭都要像“皇帝宴”,琳琅满目,这样的话每种即使只吃少许,也会过量。过量的饮食超越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损伤脾胃功能;而脾胃是为我们机体运输养料的,脾胃受损,身体各个脏腑组织得不到滋养,日久就会产生各种疾病。

 

 我们所讲的“多样化”是从整个生命历程角度来说,不要偏食;而要“适度”则是从每顿饭的角度来强调的。所以,每天的饮食变换不同的花样,分顿食之,就可以既保证营养均衡,又不至于增加自己胃肠负担,一举两得。

 

 而要保证饮食不过量的另一个方法就是“不欲极饥而食”,就是说要养成按时吃饭的饮食习惯,不要等到很饿了再吃东西。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容易狼吞虎咽,一来嚼的不细,加重脾胃负担;二来吃得太快,很容易就吃过量了,因为饮食消化需要一段时间,吃得太快,饮食物尚未来得及消化,等大脑反馈“饱了”的信息时,实际上已经超量了。所以,一日三餐按时吃饭、细嚼慢咽都是控制饮食不过量的好方法。

 

 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不注意饮食习惯,暴饮暴食、偏食挑食,最终会导致发生疾病而酿成悲剧。所以,记住“什么都吃,但不多吃”,注意饮食多样化,适度而止,那么健康其实很简单,也会如《寿世保元》所说的“食宜半饱无兼味,可寿也”。


关于本站新手指南如何付款广告招租售后服务帮助中心会员中心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华康养文旅委员会 技术支持:广东省东莞市力拓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在IE6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本站 流量统计: